健康園地HealthEdu
妥善利用成人健檢,早期發現疾病

文:家庭醫學科陳品豪醫師
妥善利用成人健檢,早期發現疾病隨著國人的健康意識普及,市面上各種健檢套餐充斥, 從數千元的基本套餐至十餘萬元的貴族健檢均有,然而並非人人可以負擔的起。 其實國民健康局對每位國民都有提供基本的免費健康檢査,只要年滿四十歲, 每三年可以檢查一次,年滿六十五歲,則可以每年檢查, 年滿六十五歲的成人健康檢查有時也稱為「老人健康檢查」, 另外,各縣市政府也會依照各自的狀況加碼提供各項加值健檢服務, 例如新竹市每年九月、十月的老人健康檢查,便是此一加値服務。 這些由政府提供的健康檢查當然比不上昂貴的自費健檢項目繁多, 然而卻已經包含大部分人最常見的一些慢性病了,不失為經濟實惠的好選擇。
成人健檢包含的項目有:血壓、腰圍、空腹血糖、血脂肪、肝臟酵素、腎功能、尿蛋白等等檢查,種類看似不多,但是涵蓋範圖不能說不廣, 例如空腹血糖測試便可測知是否有糖尿病,腎功能檢査與尿蛋白檢査可篩檢腎臟病、結合血壓、腰圍、血脂舫等測驗可得知是否為心血管疾病、腦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,這些其實都是十大死因榜上有名的。
癌症檢査目前雖然沒有良好的抽血指標,但是國民健康局亦提供了加値服務:口腔癌篩檢、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、婦女子宮頸抹片、乳房攝影等檢查,對早期發現癌症有很大的幫助。 如果是設籍新竹市的65歲以上長者,市府又加碼了心電圖、胸部X光等檢查。一般民眾如果能多多利用,就能有效的早期篩檢出一些常見慢性疾病。
必須強調的是,任何的健康檢查,醫師的問診與報告解說都是最重要的部份, 許多民眾往往認為「抽血+驗尿+X光+各種高科技儀器=健康檢査 」,實在是很大的誤解, 如果沒有醫師解讀報告,往往只會看到一堆「紅字」,但不知道其重要性如何, 臨床上常見慌張的民衆對於不太有意義的異常値過度緊張,也常見大意的民眾對重要的異常卻忽略, 因為異常的數値的解讀需要專業的知識,並且需要搭配問診,探詢病患的過去病史、現在身體狀況、現用藥物的影響等, 這些都不可能僅由書面報告來呈現,因此,必須誠摯的呼籲接受健康檢查的各位, 務必回診接受醫師問診與報告解讀,切莫貪圖方便,只想拿了報告就好,否則不管做再多、再貴的健檢,也失其意義。